O范围?
王羽皱了皱眉。
他当然知道更具体的范围,张浩的学校,他的专业,甚至他可能参与的项目名称。
但这些信息,他不能直接给赵磊 。
一来,这等于直接暴露了他关注的对象;二来,赵磊的渠道打听这些过于精确的东西,反而容易引起注意。
他需要的是大海捞针,但要给赵磊一个相对清晰的渔区。
重点关注京城这边的高校,特别是那些理工科强的。
王羽说,还有中关村那一带的孵化器、创业园区。
我需要知道的不是那些已经声名鹊起的大公司,而是那些刚冒头、不显山不露水,但可能在某个技术领域有突破,或者团队核心成员特别年轻,有想法,甚至有点…
…
怎么说呢,有点‘不一样’的学生或者小团队。
不一样?
赵磊重复了一下,语气里带着困惑。
怎么个不一样法?
是那种特立独行的?
还是惹事儿的?
不是惹事。
王羽纠正道,是那种,你听着可能觉得匪夷所思,或者觉得他们搞的东西听不懂,但圈子里可能隐约有些议论,觉得有搞头,或者说,有潜力颠覆点什么。
这描述很模糊,王羽知道。
但这是他目前能给出的最不暴露目标,又能引导赵磊的方向。
张浩的能力,在他看来,就是那种不一样,那种可能带来颠覆的潜力。
赵磊那边沉默的时间更长了。
王羽能听到他轻轻吸气的声音,似乎在努力理解这个在他世界观之外的任务。
羽少,您这差事…
…
真新奇。
赵磊苦笑着说,我手底下那些兄弟,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利索,您让他们去打听高科技创业项目?
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?
我没让你手下那帮兄弟直接去跟人聊技术。
王羽说,我需要的是‘信息’。
你的人脉不是在学校门口蹲过点,在写字楼里跑过腿吗?
他们接触的是人,是各种各样的消息。
比如,哪个宿舍楼里最近总是有人熬夜,电脑屏幕亮到天亮?
哪个实验室或者办公室,总有人神神秘秘的进进出出?
哪个年轻人在学校里或者园区里,表现得特别突出,被老师或者投资人关注?
或者说,有没有哪个学生团队,突然之间就获得了某笔资金,或者在某个比赛里拿了奖,但之前完全没听过名字的?
王羽放缓了语速,试图让赵磊理解他需要的是什么层面的信息——是那种围绕着人和异常的侧面情报,而不是直接的项目分析。
哦…
…
我明白了。
赵磊的声音听起来恍然了一些,您要的是那种,听起来像八卦,但可能指向某个重要人物或者事件的线索,对吧?
就像打听哪家场子最近来了个新老板,或者哪个道上的人最近手头紧了,是这个意思?
对,差不多是这个意思。
王羽心里松了口气,总算找到一个赵磊能理解的类比了。
只不过,你这次要打听的‘老板’或者‘手头紧的人’,是在科技圈里,是那些搞技术、搞项目的年轻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