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。
沈良的心脏重重跳了几下。他知道,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。
“那我先回去准备一下,明天正式开工。”沈良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静。
张处长点点头:“赵师傅,你带他去看看4号炉的具体情况。”
赵大山站起身,朝沈良招招手:“走吧,小沈。”
两人走出会议室,沈良明显感觉到身后几道目光还在盯着自己。他知道,这些专家心里都在打鼓——这个毛头小子真的能行吗?
车间里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。4号炉就像一头生病的巨兽,冒着浓烟,发出阵阵闷响。
“这炉子啊,脾气可大了。”赵大山拍拍炉壁,“有时候温度突然飙升,有时候又降不下来。”
沈良围着炉子转了一圈,心里有数了。这就是典型的热传导不均匀,加上燃烧室设计不合理。
“师傅,这炉子最近烧坏了几批钢?”
“三批了。”赵大山叹气,“昨天又废了两吨好料。”
沈良摸摸下巴。两吨钢材,按现在的价格,损失可不小。
“小沈啊,我说句实话。”赵大山压低声音,“厂里那些老工程师,对你这个改造项目可不太看好。”
“哦?”沈良挑眉,“他们怎么说?”
“说你太年轻,没经验。还说改造炉子这种事,得慢慢来,不能急。”
沈良笑了。慢慢来?他可没那么多时间慢慢磨蹭。
“师傅,你觉得呢?”
赵大山挠挠头:“我觉得...试试也无妨。反正4号炉现在也是半废品,坏不到哪去了。”
这话说得实在,沈良心里更有底了。
第二天一早,沈良就来到了4号炉旁边。他带着自制的测量工具,还有一堆纸笔。
赵大山早就在等着了,还带来了两个年轻的炉工。
“这是小王,这是小李。”赵大山介绍,“他们手脚麻利,能帮你干活。”
两个年轻工人看起来有些拘谨。毕竟沈良现在算是“专家”,他们心里还是有些敬畏的。
“别紧张,我们一起干活,一起学习。”沈良拍拍小王的肩膀,“有什么不懂的,随时问师傅。”
这话一出,气氛瞬间轻松了不少。
沈良打开工具箱,里面是他连夜赶制的各种小工具。温度计、压力表、还有几个奇形怪状的测量装置。
“这些都是你做的?”小李瞪大眼睛。
“嗯,土办法。”沈良不以为意,“咱们厂里条件有限,只能因地制宜。”
他开始在炉子的不同位置安装测量点。每个位置都经过精心计算,能够准确反映炉内的温度分布。
赵大山在旁边看着,心里越来越佩服。这小子确实有两下子,干活井井有条,一点都不像个愣头青。
“师傅,帮我记录一下数据。”沈良递过一张表格,“每隔十分钟记录一次。”
表格设计得很专业,各种参数一目了然。赵大山接过来一看,忍不住点头。
接下来的几天,沈良几乎吃住在车间里。他白天观察炉子运行,晚上分析数据,有时候半夜还要爬起来查看。
小王和小李被他的认真劲儿感动了,干活也格外卖力。
“沈技术员,你怎么知道这里温度会偏高?”小王指着一个测量点问。
沈良心里一动。他当然知道,因为他见过无数个这样的炉子,知道问题出在哪。但现在只能装作是分析出来的。
“你看这个位置的气流走向。”他指着炉壁,“热气在这里会形成涡流,温度自然就高了。”
小王似懂非懂地点头,但眼中的崇拜之情更浓了。
一周过去了,沈良的改造方案逐渐成型。他要做的改动看起来不大,但每一处都很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