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掰着手指头数道:
“第一步,是你起诉,我们把诉状递上去。
第二步,是索尼应诉,他们提交答辩状,死活不认账。
现在这第三步‘证据开示’,是最磨人、最考验律师能耐的阶段。
双方得像挤牙膏一样,想尽办法从对方那里挖信息。
咱们用的招数包括:质询书,就是写一堆书面问题扔过去,他们必须老老实实书面回答。
要求提供文件:咱们会要求索尼交出所有跟中村那混蛋干的破事有关的内部邮件、账本、会议记录。他们肯定也会反过来要求咱们提供所谓‘声誉损害’的具体证据,比如咱们得算清楚,因为这破事黄了多少买卖,值多少钱。
证词笔录:这是重头戏。就是把证人:比如莎拉·马尔斯、比尔·里德,还有索尼那边的几个高管叫来,在法庭速记员面前,宣誓后接受对方律师的盘问。说的每句话都会被记下来,以后要是改口或者前后矛盾,这就是铁证!”
老周顿了顿,补充道:“在这过程中,双方还会为了‘挖信息’的范围和快慢吵个不停,不停地向法官提各种‘动议’——比如索尼肯定会耍赖,要求延长提交证据的时间;咱们呢,如果发现他们藏着掖着关键文件,就会动议强制他们交出来。”
哈维·斯佩克特,这位精英诉讼律师,林恩的另一位得力干将,接着老周的话,用他那种标志性的、自信而犀利的语气补充道:
“没错,老板。现在就是双方律师在泥地里角力、互相摸底牌的阶段。而明天要开的‘审前听证会’,就是把这堆乱七八糟的程序性争议搬到台面上,让法官做个了断,给后续的庭审扫清障碍。”
林恩听完,对流程有了基本的了解,不禁感慨道:“美国的法律流程真是拖沓得吓人。这起官司从把诉状递进法院到现在,已经过去了大半年,居然才刚走完第三步...”
老周笑眯眯地附和了林恩的观点,接着说道:“所以说明天这个‘审前听证会’非常关键。”
他详细解释道:
“这听证会是对公众开放的。因为咱们这案子太惹眼了,法庭里估计会坐满记者。
法官明天不会裁定‘索尼有没有罪’,那是庭审时陪审团的活儿。他主要是来解决程序上的扯皮事儿。焦点可能包括:
看看证据开示搞到哪一步了,还有哪些争议没解决。
试着定下正式开庭审理的日期。
听听双方对某些证据‘能不能用’的吵架——比如,索尼的律师肯定会跳起来,动议要求法官把那张‘公牛山姆’的照片排除掉,说这玩意跟案子没关系,或者纯粹是为了煽动情绪抹黑他们。
哈维就得撸起袖子,使劲浑身解数说服法官,这照片对证明他们怎么用黑帮手段威胁你、给你造成了多大‘声誉损害’至关重要!
还得讨论咱们提出的那个‘把索赔金额加到两个亿’的动议。
哈维同样得在法庭上说出个子丑寅卯来,让法官觉得这数要得有理有据。”
林恩看向哈维,带着一丝调侃问道:“well,看来你的责任重大啊。怎么样,有信心吗?”
哈维自信地一挑眉,那股在法庭上叱咤风云的气场瞬间流露出来:“小菜一碟,老板。你还没见过我在法庭上的风采吧?”
林恩无奈地摇摇头,笑着承认:“确实没见过。”
老周在一旁哈哈大笑,拍着哈维的肩膀对林恩说:“我可见过!哈维在法庭上就像一把尖刀!索尼那边请来的那个温吞吞的老头罗伯特·克兰斯顿,绝对不是他的对手!”
林恩听到“罗伯特”这个名字,眉头下意识地一皱,吐槽道:“又是罗伯特?美国人真就不会起别的名字了是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