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开了温柔乡,王志远步履匆匆地赶到了六丁目的星河大厦。
他一踏进大厦,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周围的异样氛围。
所有的员工都不约而同地停下手中的工作,面带敬佩之色地凝视着他。
王志远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好奇,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员工会用这样的眼神看着自己。
带着这份疑惑,他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室。
当他走到办公室门口时,松井早已恭候多时。
松井一见到王志远,便迎上前去,满脸笑容地说道:“老板,您来了。”
王志远注意到,松井的目光和其他员工一样,充满了崇拜之情。
王志远心中愈发诧异,因为他对松井再熟悉不过了。
松井自从跟随他以来,起初确实常常流露出这种敬佩的神情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经过多年的共事,松井已经很少再出现这样的表情了。
王志远走进办公室,两人在沙发上相对而坐。
王志远微笑着看着松井:“松井,你怎么会是这种表情呢?”
松井见王志远一脸狐疑的样子,心里顿时明白了过来。
他连忙解释:“老板,这可不能怪我和公司的人啊。实在是因为您太厉害了!
您看看现在日本的股市和楼市,简直是一片惨淡啊!辛亏您的英明决定,要不然我们现在恐怕连工作都没有了........”
王志远终于恍然大悟,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两年前的决策所导致的。
当时,他果断地安排公司抛售股票和地产,将公司持有的股票在 93 年之前几乎全部清空,只剩下基恩士这一家公司的股票。
而对于地产方面,除了必要的房产外,其他也都全部出手了。
时间来到 93 年,这时所有的日本人都如梦初醒,意识到股市已经彻底崩溃,楼市也同样陷入一片惨淡之中。
东京的街头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流浪汉,他们都是因为失业而无家可归的人。
面对这样的局面,星河控股东京的职员们对王志远之前的决定越发感到钦佩和感激。
他们深知,如果不是王志远的先见之明,他们恐怕也会像那些流浪汉一样,失去工作,流离失所。
想通了这一点,王志远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。
他坦然地接受着员工们的崇拜,然后微笑着对松井说:“松井,现在给我讲讲日本的产业状况吧。”
松井恭敬地回答:“好的,老板。按照您的指示,我们目前只保留了几家企业,其中包括东北电力、千叶银行,还有我们的新潮流杂志……”
接着,松井详细地向王志远汇报起了这些企业的具体情况。
在日本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,东北电力却并未受到太大影响。
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:其一,电力作为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,其需求具有较强的刚性,不会因经济形势的波动而出现明显的下降;